Ledger vs Trezor:2025 年該選哪款加密硬體錢包?

  • 中級
  • 6分鐘
  • 發布於 2025-08-22
  • 更新於 2025-09-25
在保護數位資產方面,硬體錢包通常被視為黃金標準。它們讓您能夠將加密貨幣離線儲存,遠離駭客和網路釣魚詐騙等線上威脅。2025年最受歡迎的兩個硬體錢包品牌是 LedgerTrezor,但問題仍然是:哪個適合您?在它們之間做出選擇通常取決於您如何衡量透明度、可用性和代幣支援。

什麼是硬體錢包?為何要使用它?

既然交易所已經提供錢包,您真的還需要一個硬體錢包嗎?這是許多加密貨幣投資者會問自己的第一個大問題。事實是,將您的加密貨幣存放在冷錢包以外的任何地方,都可能會讓您容易受到駭客攻擊、提幣凍結和託管風險。另一方面,硬體錢包讓您能完全掌控資產,因為您擁有私鑰。但並非所有硬體錢包都一樣,這就是為什麼關於 Ledger vs. Trezor 的爭論持續如此重要。
 
在深入探討之前,了解硬體錢包的實際作用至關重要。簡單來說,它是一種實體裝置,通常與USB隨身碟大小相似,用於離線安全地儲存您的加密貨幣私鑰。將私鑰離線存放可以保護它們免受線上駭客攻擊,提供網路錢包無法比擬的安全等級。
 

什麼是 Ledger 硬體加密貨幣錢包?

Ledger 錢包是一種安全的硬體設備,可離線儲存您的加密貨幣,保護您的私鑰免受線上威脅。全套的 Ledger 硬體包括 Ledger Flex、Ledger Stax、Ledger Nano X 和 Ledger Nano S Plus。所有 Ledger 裝置都與 Ledger Live 應用程式搭配使用,該應用程式可讓您管理加密資產、安裝應用程式並連接到第三方錢包,例如 MetaMaskPhantom
 
Ledger 是一種實體加密貨幣錢包,可安全地離線儲存您的私鑰。它與 Ledger Live 應用程式連接,提供資產轉帳、質押、投資組合追蹤和應用程式安裝等重要功能。Ledger 支援超過 5,500 種跨多個區塊鏈的數位資產。該錢包有多種型號,包括 Ledger Nano S Plus、Nano X 和 Ledger Stax。

Ledger:使用者友善的體驗

Ledger 以其時尚的設計、直觀的介面和強大的安全功能而聞名。其配套軟體 Ledger Live,使得傳送、接收和管理多種加密貨幣變得非常容易。您甚至可以直接透過應用程式質押資產和管理 NFT,這對於希望將所有功能集中在一處的投資者來說非常方便。
 
然而,關鍵問題在於 Ledger 是否足夠透明。雖然 Ledger Live 是開源的,可供公眾審核,但運行在 Ledger 裝置上的韌體仍然是閉源的。這意味著使用者無法完全檢視或驗證其底層運作。對於某些人來說,這種權衡是值得的,因為 Ledger 使用了安全晶片(secure element chip),與護照和信用卡中的晶片相同,這提供了額外的硬體級保護層。對於其他人而言,閉源韌體是一種與加密貨幣透明精神不符的妥協。最終,選擇取決於您是看重流暢的使用者體驗和進階功能,還是將完全可驗證性視為不可協商的必要條件。
 

什麼是 Trezor 硬體錢包?

 
Trezor 採取了不同的方法。與 Ledger 不同,它是完全開源的,軟體和韌體都可以獨立審核和驗證。這種透明度對於那些優先考慮信任和社群驅動監督的使用者來說特別有吸引力。但開源是否就自動意味著更好的安全性呢?這是許多投資者正在問自己的問題。
 
由於程式碼對公眾開放,社群可以迅速發現並修復漏洞。這種透明度讓使用者對其沒有隱藏內容感到放心。Trezor 也整合了 Trezor Suite,這是一個用於管理加密貨幣的直接應用程式。雖然其體驗可能不像 Ledger Live 那樣精緻,但它仍然有效且使用者友好。然而,一個關鍵區別在於 Trezor 不使用安全晶片。相反,它依賴其開源性質和強大的加密設計來提供保障。對於相信透過透明度和社群監督來實現安全性的使用者而言,Trezor 所代表的理念與加密貨幣去中心化的精神更為一致。

Trezor 提供完全透明和開源優勢

Trezor 裝置還提供離線私鑰儲存、PIN 保護以及用於隱藏錢包的可選密碼短語支援。它支援多種恢復助記詞長度,並與數千種加密貨幣相容,包括比特幣(BTC)以太坊(ETH)萊特幣(LTC)Cardano(ADA)狗狗幣(DOGE)Polygon(POL)Tether(USDT)美元幣(USDC)。韌體可以透過 Trezor Suite 進行更新,以保持裝置安全並與新資產相容。其緊湊的設計和簡單的介面使其適合初學者和經驗豐富的加密貨幣使用者。

Ledger 與 Trezor:主要功能比較

在選擇 Ledger 與 Trezor 時,大多數新手最想知道的一件事是:哪個錢包更安全、更易於使用?兩者都是優質的冷錢包,但方法略有不同。Ledger 注重安全硬體晶片與流暢的應用程式體驗,而 Trezor 則強調開源透明度與社群信任。
以下是其最重要功能的細目分類:
 
 

哪個冷錢包的安全性功能更佳,Ledger 還是 Trezor?

在安全性方面,Ledger 和 Trezor 的設計宗旨都是確保您的加密貨幣安全,但兩者的方法略有不同。Trezor 使用強制性 PIN 碼保護,確保只有錢包主人可以存取裝置,要求透過其按鈕手動核准交易,並提供 12 到 24 個字的恢復助記詞,以防裝置遺失。Ledger 也需要 PIN 碼保護與手動交易驗證,但額外增加了安全元件 (SE) 晶片,提供額外的安全層,並提供 24 個字的恢復助記詞來恢復資產。這兩種裝置都將保護您的資金放在首位,同時讓您完全掌控自己的加密貨幣。

哪個冷錢包適合你?

 
在 Ledger 與 Trezor 之間做選擇,取決於您如何權衡安全性、支援的幣種與透明度。

Ledger:如果您需要最大程度的幣種支援、質押選項、NFT 管理與行動裝置存取,這是最佳選擇。

如果您希望擁有廣泛的支援和進階功能,請選擇 Ledger。Ledger 錢包 (Nano S Plus、Nano X 與 Stax) 可與 Ledger Live 應用程式連接,該程式支援多個區塊鏈上的 5,500 多種幣種與代幣。您還可以在不離開 Ledger Live 的情況下,質押 ETH 和 DOT 等資產、管理 NFT,甚至連接到 DeFi 應用程式。Nano X 機型包含藍牙功能,方便進行行動裝置交易。Ledger 的安全元件晶片 (經 EAL5+ 認證) 增加了硬體級別的防篡改保護,這也是它受到全球數百萬用戶信任的原因。

Trezor:如果您偏好開源透明度、社群信任以及簡單的 Bitcoin 與 Ethereum 儲存方式,這是最佳選擇。

如果您看重透明度與簡易性,而非最大資產涵蓋範圍,請選擇 Trezor。Trezor 錢包 (Model One 與 Model T) 支援 1,000 多種加密貨幣,包括 Bitcoin、Ethereum、Litecoin、Dogecoin 和主流穩定幣。其 100% 的開源韌體與軟體可以完全由社群審核,讓您確信沒有任何隱藏的東西。雖然 Trezor Suite 相比 Ledger Live 更為基礎,但它簡單明瞭,適合新手使用。Trezor 對於 Bitcoin 與 Ethereum 的長期持有者來說特別強大,也適合那些希望其錢包符合加密貨幣去中心化與開源精神的用戶。
 

透過 BingX 現貨市場為您的 Ledger 或 Trezor 充值

 
BingX 提供低交易費用、高流動性及即時定價,並由 BingX AI 工具支援,助您做出更明智的交易決策。BingX 的使用者友善介面和安全平台,使新手及經驗豐富的用戶都能輕鬆地將資產轉移到 Ledger 或 Trezor 等自託管錢包中。
 

總結

Ledger 和 Trezor 均為保護您的加密貨幣提供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Ledger 透過其 Ledger Live 軟體和廣泛的幣種支援,提供更整合和使用者友善的體驗,但其閉源韌體是其缺點。另一方面,Trezor 是 100% 開源和透明的,吸引了那些透過可驗證性來優先考慮信任的人,儘管它支援的幣種較少,且缺乏 Ledger 的安全元件。最終,決定取決於您的優先事項。您是重視便利性、設計和廣泛的資產支援,還是偏好透明度、可審計性和符合開源原則?您的最終選擇不僅會反映您的技術需求,還會體現您對加密貨幣本身的理念。

相關文章

關於 Ledger 和 Trezor 冷錢包的常見問題

1. 如果我的硬體錢包丟失或損壞了怎麼辦?

當您設定設備時,Ledger 和 Trezor 都會提供一個復原助記詞。只要您安全備份了這個助記詞,您就可以在新錢包上恢復您的加密資產。

2. Ledger 和 Trezor 支援多少種加密貨幣?

Ledger 支援超過 5,500 種幣種和代幣,而 Trezor 則支援超過 1,000 種主要資產。某些幣種可能需要第三方整合,尤其是在 Trezor 上。

3. 我可以直接從這些錢包質押加密貨幣嗎?

可以。Ledger 允許透過 Ledger Live 直接質押以太坊和 Tezos 等幣種。Trezor 也支援質押,但通常是透過第三方平台。

4. Ledger 和 Trezor 冷錢包有多安全?

兩者都需要 PIN 和手動交易確認。Ledger 透過其安全元件晶片增加了一層額外保護,而 Trezor 則依賴其完全開源的設計來實現透明度。

5. 我可以在不同品牌的冷錢包上恢復我的資金嗎?

可以。由於兩者都使用 BIP39 標準,您的復原助記詞可以在需要時,用於在另一個相容的硬體錢包上恢復您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