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市場在2025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與轉型。截至 7 月,整體市值已突破 2,550 億美元,對比 2020 年僅約 200 億美元的規模,五年間成長幅度驚人。如今,穩定幣的交易量甚至已超越 Visa 和 Mastercard 等傳統支付網路,正式躍升為全球金融基礎設施的一環。
穩定幣原本多被加密貨幣交易者使用,作為避險與轉帳工具,如今則廣泛應用於國際支付、跨境匯款,甚至企業日常營運中。它們通常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確保價格穩定,是鏈上經濟的關鍵支柱。
根據 Delphi Digital 的統計,目前市面上已有超過 10 種穩定幣,其流通供應量皆突破 10 億美元,顯示市場不僅規模擴大,種類也更加多元。不過整體格局仍高度集中,由 泰達幣 (USDT) 與 Circle 的美元穩定幣 (USDC) 主導,兩者合計佔穩定幣發行總量約 86%。

資料來源: Delphi Digital on X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1.61 億人持有穩定幣,超過 80% 熟悉加密貨幣的中小型企業正積極評估是否將穩定幣納入日常營運之中。主要金融機構與《財富》500 強企業的參與度也大幅提升,企業端的關注在過去一年內成長了三倍。這波採用潮發生在機構交易量激增的背景下,穩定幣如今已佔整體現貨加密貨幣交易的近四分之三。
在這波前所未有的增長與主流接納下,美國參議院於 2025 年 6 月 18 日通過了具里程碑意義的《GENIUS 法案》,為穩定幣發行者建立起明確的監管框架。隨著法案即將正式立法,穩定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將更加穩固且舉足輕重。

資料來源: Social Capital Markets
什麼是穩定幣?
穩定幣是一種設計用來維持價格穩定的加密貨幣,通常與特定資產(如美元)或資產組合掛鉤。相較於比特幣、以太坊等價格波動劇烈的主流幣種,穩定幣致力於提供一致性與可預測性,使其特別適合用於日常交易、資產儲存及各類金融應用。如今,穩定幣已成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之一。
為何穩定幣在 2025 年聲勢大漲?
穩定幣已成為加密產業中成長最快的賽道之一,而 2025 年無疑是它邁入主流的重要轉捩點。隨著總市值突破 2,550 億美元,這些與美元掛鉤的數位資產早已超越原本僅限交易用途的角色,逐步滲透至全球支付、金融服務,甚至影響貨幣政策的發展。
從像摩根大通(JPMorgan)這樣的金融巨頭發行自家穩定幣,到通膨嚴重國家的數百萬用戶選擇 USDT 或 USDC 作為資產保值工具,穩定幣的需求不斷升溫。交易量暴增、現實應用加速擴展,加上監管框架逐步成形,讓穩定幣在 2025 年站上加密貨幣下一波增長的核心舞台。
作為主流的加密結算資產,USDT、USDC 等主要穩定幣可在 BingX 上輕鬆交易與管理。平台也支援 USDC/USDT 現貨交易對,讓用戶能快速進行幣種兌換與資金配置。
穩定幣市值達到 2,550 億美元

穩定幣總市值 | 來源:DefiLlama

穩定幣使用案例指數| 來源:Chainalysis
截至 2024 年 9 月,穩定幣的持幣地址總數已達 1.2167 億個,較年初的 1.0555 億個有所增長。其中,有 1,970 萬個地址在 9 月當月積極參與穩定幣交易。USDT 是目前最被廣泛持有的穩定幣,預計到 2024 年第四季,其區塊鏈錢包的採用量將突破 1.09 億個。
穩定幣的交易量也創下歷史新高。2024 年全年的交易總額達到 27.6 兆美元,超越 Visa 與 Mastercard 合計的年度交易量,凸顯穩定幣在全球支付體系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到了 2025 年 5 月,以太坊 Layer-1 上的穩定幣交易量已達 4,800 億美元,顯示該資產類別的龐大運作規模。
華爾街機構加速佈局,推動穩定幣市場擴張
面對即將到來的聯邦監管規範,主要金融機構正積極推進穩定幣相關計劃。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等多家全球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已陸續申請許可或宣布即將推出自家穩定幣產品。
這些穩定幣將支援多元應用場景,包括國際薪資支付、貿易融資、零售支付與代幣化結算,顯示穩定幣在全球金融系統中扮演的角色正迅速擴大。2024 年全年,穩定幣交易總額已突破 27 兆美元,為此趨勢提供了強而有力的實證。

穩定幣的交易量與Visa和Mastercard在2024年的比較 來源:CEX.IO
這一增長趨勢凸顯了傳統金融業正積極整合數位資產,並著手重塑支付基礎設施的戰略方向。像 USDT 和 USDC 這類穩定幣,正被廣泛應用於國際薪資發放、貿易融資、零售支付與代幣化結算等場景。
穩定幣的迅速普及,在金融體系脆弱、高通膨的地區尤其顯著。對當地居民而言,穩定幣提供了一種儲存價值的替代方式,也讓他們能夠接觸與美元掛鉤的資產,減少貨幣貶值帶來的風險。

來源: Fireblocks
什麼是美國《GENIUS 天才法案》?

來源: Fireblocks
2025 年 6 月 18 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美國穩定幣創新指導與設立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簡稱《GENIUS法案》(天才法案)。這項法案早在 5 月完成初步表決後便廣受關注,最終於 6 月正式通過,為穩定幣發行建立起全面的聯邦監管框架。GENIUS 法案針對那些與美元、黃金等資產掛鉤的穩定幣,制定了清晰的監管標準與合規指引。
穩定幣的核心目標是維持幣值穩定,避免如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資產常見的劇烈波動,因此更適合用於日常支付與商業用途。根據該法案,發行人必須持有與所發行穩定幣等值、品質優良的流動資產,且需維持一比一的儲備比例,確保即使在市場波動時,持有者仍能安心兌換其代幣。
為了進一步強化使用者保障,法案規定穩定幣持有者在發行機構破產時擁有優先清償權。此外,發行人須遵守反洗錢(AML)規範與制裁條例,並被視為金融機構接受監管。
GENIUS 法案涵蓋範圍廣泛,包括發行許可、儲備金要求、營運透明度與合規責任等面向。未來只有獲得聯邦許可的金融機構與特許銀行,才可合法發行穩定幣。這也預示著更多機構將有機會進入市場,推動產品創新與主流採用。
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將此法案視為「邁向負責任創新的關鍵一步」。目前,GENIUS 法案正送交眾議院審議,預計將在 8 月國會休會前完成立法程序。
《GENIUS 法案》建立聯邦穩定幣監管框架
美國參議院以 68 比 30 的跨黨派票數通過了 《GENIUS 法案》,為穩定幣產業立下重要的立法里程碑。該法案將為美國的支付型穩定幣建立首個全面的聯邦監管框架,為發行機構制定明確標準,並為數位金融的創新鋪設基礎。
目前,《GENIUS 法案》已送交眾議院審議,並於2025年7月17日通過。一旦完成立法程序,穩定幣發行人將需取得聯邦或州級機構的許可,並遵守儲備金、營運合規與資訊揭露等規範。
此法案也授權具備資格的金融機構與聯邦特許銀行發行穩定幣,預期將帶動大型機構參與。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表示,這項立法是實現負責任創新的關鍵一步,反映出政策制定者與產業界對穩定幣監管方向已達成共識。
《GENIUS 法案》的通過不僅展現出穩定幣監管的廣泛政治支持,也有望推動機構加速進場,並加快數位資產產品的開發與部署。
穩定幣市場展望與預測

來源:Outlier
摩根大通預測,到 2028 年,穩定幣市場可能成長至 5000 億美元。這一預估已屬保守,市場上甚至出現高達 1 兆至 2 兆美元的成長預測。目前,約有 6% 的穩定幣需求來自支付領域,而加密原生的活動仍是主要推動力。
Bitwise 分析師則指出,美國的立法進展與金融科技的廣泛採用,將使市場在 2025 年達到 4000 億美元,並有可能持續翻倍成長。這一成長趨勢也受到穩定幣在支付、跨境匯款與儲蓄應用中的推動,特別是在貨幣不穩定的國家,穩定幣正逐漸成為一種可靠的價值儲存與交易媒介。
穩定幣能夠成為金融基礎設施嗎?

來源: Fireblocks
穩定幣與美元等穩定資產掛鉤,其角色早已超越了最初的交易媒介。如今,全球已有超過 1200 億美元的穩定幣儲備配置於短期美國國債,顯示其正逐步深入整合進全球金融體系。收益型穩定幣的興起更進一步提升了實用性,不僅提供被動收益機會,也吸引了機構與散戶的關注。
穩定幣總市值突破 2550 億美元,背後動力來自採用速度、機構參與以及創紀錄的交易量。隨著 GENIUS 法案等監管框架逐步明朗化,穩定幣有望更進一步融入主流金融環境。
不過,作為潛在的金融基礎設施,穩定幣仍面臨不少挑戰,包括監管政策的變動、儲備資產的管理問題,以及對特定集中發行者的依賴。隨著市場邁向 2028 年預估的 5000 億美元規模,機構與投資者也需審慎評估相關風險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