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比特幣突破12萬220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確立了其萬億美元資產的地位,並引發了關於其神秘創始人的新一輪討論。在這場價值2.4萬億美元的革命背後,隱藏著一個模糊的身影,或者可能是一個團隊,他們的名字只有「中本聰」。

來源:X
自從2008年推出比特幣以來,中本聰一直保持沉默,未曾露面,也未曾觸及其創造所帶來的財富。到2025年7月,估計中本聰持有的110萬比特幣價值超過1340億美元,這些比特幣至今未曾動用過。
這是比特幣匿名設計師的故事,一個可能重塑全球財富的財富,以及為何他們持續的沉默可能是比特幣最大的優勢。直到今天,加密社群依然無法解開他的、她的或他們的真實身份,這一謎團持續激發著世界各地的猜測與著迷。
什麼是中本聰?
中本聰是一位神秘人物,或者可能是一個團體,他們被認為是比特幣的創造者,並編寫了其開創性的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該文於2008年10月31日發布。這份九頁的文件介紹了去中心化、無國界貨幣的概念,該貨幣無需銀行或政府的介入運行。它還提出了比特幣的獨特貨幣設計:固定的2100萬枚貨幣供應量以及一個內建機制——比特幣減半,該機制大約每四年將挖礦的區塊獎勳減半。這些特性確保比特幣隨著時間推移保持稀缺,增強其作為“數字黃金”以及對抗通脹的吸引力。
就在幾個月後,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挖掘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稱為創世區塊或區塊0。在其代碼中隱藏了一條如今著名的消息: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這條神秘的訊息參照了當日《The Times》報紙的頭條,暗示了中本聰的動機:對傳統金融體系及其依賴救助金的挫折。

比特幣創世區塊 | 來源:維基百科
在比特幣的第一年,中本聰積極參與論壇並與早期開發者合作,以完善協議。在此期間,他們挖掘了估計110萬比特幣,這些比特幣至今未曾動用過。
然而,直到2011年4月,中本聰突然消失於所有線上溝通,只留下了一個遺產和一筆價值超過1340億美元的財富(按今天的價格計算)。從那時起,沒有來自他們錢包或身份的確定活動,這加劇了關於中本聰到底是誰或是什麼的猜測。
中本聰的淨資產是多少?

中本聰的比特幣持有量:快照 | 來源:Cointelegraph
據信,中本聰持有約110萬個比特幣,這些比特幣在比特幣的早期,即2009年1月到2010年中期之間被挖掘出來。這些比特幣分佈在超過22,000個地址上,佔比特幣總供應量的約5.2%,使中本聰成為已知的最大比特幣持有者。
截至2025年7月,隨著比特幣交易價格創下122,000美元的歷史新高,中本聰的淨資產估計為1340億美元。這使得他成為全球第11富有的人,超過了像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等科技大亨,僅次於甲骨文創始人拉里·艾利森(Larry Ellison)。
如果比特幣價格再上漲208%,達到每個370,000美元的價格,這是一些分析師預測在下一輪市場週期中可能出現的數字,那麼中本聰的淨資產將超過4000億美元。這將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超過現時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估計的4040億美元財富。
更令人矚目的是中本聰的完全不活躍。自從挖掘這些比特幣以來,沒有任何記錄顯示來自中本聰的錢包有過任何轉帳。區塊鏈分析公司已經監控這些地址超過十年,而這些地址的“未動過”的狀態已經成為比特幣最受關注的指標之一。
加密貨幣社群經常辯論如果中本聰的比特幣曾被轉移,會發生什麼事情?這會引發恐慌性拋售嗎?還是僅僅證明中本聰依然在世?目前,他的沉默為比特幣的神秘性增添了更多層面,也加強了這種貨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即使是創造者,也沒有單一控制點。
關於中本聰的有趣事實的身份
1. 一位從未花費過一分錢的億萬富翁:中本聰的比特幣錢包,持有約110萬個比特幣,自2010年挖掘活動結束以來,從未進行過任何交易。這些地址中沒有任何外發交易,這些地址總共持有超過1340億美元的財富。這種不活躍激發了人們對中本聰是否仍然在世,或他是否有意選擇離開比特幣生態系統以維護其去中心化的猜測。
2. 中本聰可能不止一個人:對中本聰的寫作風格和比特幣白皮書的分析使得一些研究者認為可能有多位貢獻者。語言學研究發現英式和美式英語之間的轉變,以及句子結構和技術語氣的變化,這表明可能是多人共同創作的結果。其他人則指出比特幣代碼的規模和精確度,認為這可能是團隊合作的結果,而非單一開發者的工作。

布達佩斯的中本聰雕像 | 來源:維基百科
3. 布達佩斯的雕像紀念中本聰:2021年9月,一座獻給中本聰的銅像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揭幕。這座雕像設計有反射面,象徵著比特幣創造者的匿名性,以及「我們都是中本聰」的理念。這座雕塑此後成為加密貨幣愛好者的朝聖地,反映出中本聰對全球科技和金融的影響。
4. 「Patoshi模式」揭示了早期的挖礦活動:區塊鏈研究人員在比特幣的前22,000個區塊中發現了一個獨特的挖礦簽名,現在被稱為「Patoshi模式」。這個模式被認為與中本聰的個人比特幣挖礦作業有關,該作業在比特幣的初期確保了網絡的安全性。這些不重疊的挖礦間隔表明,中本聰可能使用了自定義設置,可能是為了避免與其他礦工競爭並公平分配比特幣。
中本聰的可能嫌疑人名單

中本聰的紀錄片 | 來源:PrimeVideo
15年來,中本聰的身份一直是科技與金融領域最大未解之謎之一。我們知道中本聰創造了比特幣,發表了2008年的白皮書,並在2009年至2010年間挖掘了超過110萬個比特幣。然而,儘管有無數的理論、調查,甚至自我認同的聲稱,他的真實身份仍未被確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嫌疑人:
1. Hal Finney:作為一位先驅性的加密學家以及比特幣的首批開發者之一,Finney是中本聰發送的首筆比特幣交易的接收者。他與一位名叫Dorian Nakamoto的男子(住在離他很近的地方)的關聯,讓人更加猜測他可能就是中本聰。Finney於2014年因ALS病去世,但有些人認為他可能是中本聰或與其有密切聯繫。
2. Nick Szabo:計算機科學家及比特幣的前身Bit Gold的創造者,Szabo常被引用,因為Bit Gold與比特幣的概念有相似之處。語言學分析發現Szabo的寫作風格與中本聰的有相似之處。儘管如此,Szabo一再否認是中本聰。
3. Dorian Nakamoto:2014年,《新聞周刊》基於間接證據,爭議性地宣稱Dorian Nakamoto(一位日裔美國工程師)就是比特幣的創造者。Dorian否認與此有關,並表示他在媒體關注前從未聽說過比特幣,且他與中本聰之間並無可驗證的聯繫。
4. Adam Back:Blockstream的CEO及Hashcash的發明者,Hashcash在比特幣白皮書中被提及,Back是一個技術上可信的候選人。然而,他始終否認是中本聰,並支持比特幣的匿名性理念。
5. Jack Dorsey:2025年初出現的理論指出,Twitter(現為X)及Block(前身為Square)共同創辦人Jack Dorsey可能是中本聰。支持者強調Dorsey早期參與密碼朋克文化、加密學以及關於替代金融系統的著作。他們還指出,比特幣的關鍵事件與Dorsey生命中重要日期之間的巧合。然而,Dorsey既未確認也未否認這一可能性,曾在播客中表示,即便他是中本聰,他也不會承認。批評者認為,他在Twitter和Square的高調角色使得這一理論不太可能。
6. Peter Todd:加拿大加密學家Peter Todd在2024年成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嫌疑人,因為一部HBO紀錄片暗示他可能是中本聰。這一理論基於他對比特幣代碼的深刻理解和早期加密社群的參與。Todd否認這一說法,並因安全問題選擇隱匿,留下了這一理論未解的謎團。
儘管有紀錄片、法院訴訟以及澳大利亞企業家Craig Wright自稱是中本聰(但缺乏確鑿證據),這個謎團依然存在。許多人認為中本聰的匿名性是有意為之,旨在保護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通過保持缺席,中本聰確保沒有個人控制或影響這個網絡,這一原則是比特幣設計的核心。
超越中本聰:誰在 2025 年擁有最多的比特幣?

比特幣在錢包中的分佈,2025 年 7 月 | 來源: BitInfoCharts
2025 年的比特幣擁有權反映了機構投資者、交易所、主權儲備和個人持有者的多樣化組合。在名單的頂端是主要的託管人和 ETF,它們現在管理著比特幣總供應量的相當大一部分。
1. BlackRock 的現貨比特幣 ETF(IBIT):BlackRock 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IBIT)於 2024 年推出,迅速成為最大的機構比特幣持有者。截至 2025 年中,領先的 現貨比特幣 ETF 管理著超過 70 萬 BTC,市值約為 850 億美元。IBIT 的成功突顯了機構和零售投資者對受監管比特幣投資工具需求的增加。
2. Binance 冷錢包: Binance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已知交易所冷錢包,持有大約 248,600 BTC,價值超過 300 億美元。該平台管理的第二個 冷錢包 包含額外的 115,000 BTC。這些儲備用於 流動性 管理和保護客戶資產。
3. Strategy(前身為 MicroStrategy):Strategy 仍然是 最大的企業比特幣持有者。在 Michael Saylor 的領導下,該公司已累積約 597,325 BTC,市值超過 730 億美元,這佔比特幣流通供應量的約 3%,突顯了該公司將比特幣作為財務資產的長期承諾。
4. Grayscale 比特幣信託(GBTC):Grayscale 比特幣信託繼續為機構和合格投資者持有大量比特幣。截至 2025 年,它管理著約 292,000 BTC,市值約為 350 億美元。
5. Robinhood(HOOD):Robinhood 的託管冷錢包包含約 140,600 BTC,估計價值 170 億美元。這些儲備支持平台上的客戶交易活動。
6. Bitfinex 冷錢包:Bitfinex 管理著一個主要的冷錢包,持有約 130,010 BTC,還有一個已被政府控制的被盜恢復錢包,包含 94,600 BTC。這些儲備總計超過 270 億美元的比特幣。
主權比特幣儲備
世界各國政府已經積累了比特幣持有量,通常是通過查扣和戰略儲備。合併後,主權儲備佔比特幣總供應量的約 2.5%,即超過 529,000 BTC。
1. 美國:持有約 207,189 BTC(約 250 億美元),作為 戰略比特幣儲備的一部分。
2. 中國: 從執法行動中保留約 194,000 BTC。
3. 英國: 持有約 61,245 BTC。
4. 烏克蘭: 管理約 46,351 BTC,其中大部分來自衝突期間的捐贈。
5. 不丹: 經營國營礦場,已累積約 11,924 BTC。
6. 薩爾瓦多: 持有 6,229 BTC,作為其比特幣法定貨幣策略的一部分。
閱讀更多: 什麼是戰略比特幣儲備及其運作方式?
誰是 最大個人 BTC 持有者?
幾位早期採用者和加密貨幣倡導者持有大量個人比特幣:
• Winklevoss 雙胞胎: 估計持有約 70,000 BTC。
• Tim Draper: 持有約 30,000 BTC,這些比特幣是在 2014 年美國執法機構拍賣中獲得的。
• Michael Saylor: 除了策略公司的持有外,個人擁有約 17,732 BTC。
前 10 名比特幣錢包(不包括中本聰的)控制約 110 萬 BTC,占比特幣流通供應量的 5.5%。前 100 名錢包持有約 290 萬 BTC,佔總供應量的近 15%。然而,中型錢包(持有 100 至 1,000 BTC)顯著增長,顯示出機構和高淨值個人擁有比特幣的範圍正在逐步擴大。
中本聰的沉默將如何影響 比特幣的價值?

比特幣價格走勢 | 來源: BingX
中本聰的消失不僅僅是個人選擇;它是比特幣成功的決定性特徵。沒有可見的創始人,比特幣避免了領導衝突、企業收購和監管打壓等常常破壞其他項目的問題。這一缺席強化了比特幣的去中心化設計,確保沒有任何人或實體能夠聲稱擁有或對其方向施加影響。
中本聰未曾動用的財富,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1340億美元,也為市場提供了關鍵的穩定性。如果他們的110萬比特幣突然被移動或出售,可能會引發加密市場的顯著波動。相反,這些比特幣的靜止狀態使比特幣的供應保持可預測,讓投資者和機構可以專注於採用、創新和長期價值。
這種穩定性促進了對比特幣未來的更廣泛樂觀情緒。像PlanB這樣的分析師,創建了Stock-to-Flow模型,繼續預測大膽的價格目標,預計隨著供應收緊和機構需求加速,比特幣在未來幾年內可能達到每枚100萬美元的價格。除了數字之外,中本聰的匿名性也具有象徵意義,代表了比特幣作為一種全球無國界的貨幣,遠離中央權威並根植於社區信任的精神。
結語
中本聰可能永遠不會回來,但他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通過選擇隱退,他讓比特幣作為一個真正無領導的系統發展,這個系統由代碼和社區而非個人或政治來治理。從2009年無到推出比特幣ETF,甚至是國家戰略儲備,比特幣的崛起是非凡的。今天,它轉變為一個全球金融資產,並在2025年7月突破122,000美元,這是對那個願景的見證。
比特幣不僅僅是軟體,它引發了一場關於金融賦權和自我主權的運動。中本聰那筆靜默的財富成為這場革命性運動的有力提醒,證明了即便沒有領袖人物,一個單一的想法也能改變世界。